主营:不锈钢反应釜、不锈钢冷凝器、不锈钢储罐、搪玻璃反应釜、搪玻璃储罐等化工设备
13853359538
2021-12-27
事故发生经过
2004年6月3日凌晨零点,某公司职工苏某、张某、王某3人正在车间值大夜班,苏某负责操作15号提纯反应釜,该反应釜容积为300L,操作压力为常 压,主要用于1,4 -二氧六环的回收。2时左右,苏某向反应釜中添加丁200kg的二氧六环,大约蒸馏到凌晨5时左右,苏某在二楼岗位值班操作,王荒和张某在 一楼刷碗、洗脸后,张某回二楼途中,大约5时1 0分左 右发生了爆炸。张某面部被烧伤,王某距张某6m左 右,幸免于难。苏某被当场炸死,车间窗户框连同玻璃全部震飞,简易屋面严重破坏。
事故原因分析
(1)直接原因。
这是一起化学性爆炸事故。二氧六环暴露于空气和光线中时,很容易形成过氧化物,且该过氧化物 的挥发性比相应的一氧六环的挥发性要小,在蒸馏 时,不会随一氧六环蒸发,容易积聚在反应釜的底郭,并且过氧化物富有能量,有发生爆炸性分解的 倾向。此事故由于釜内1,4二氧六环被蒸干,釜温升 高,造成釜内发生化学爆炸。
(2)间接原因。
经调查该公司4-甲基吗啉-N-氧化物的生产技术,没有经过有资质的权威机构认证。对该产品的高 温易分解、爆炸特性认识不足,没有预防事故的措 施。装置的操作系统有缺陷,不便于工人观察、判断釜内的真实液位,且无液位和温度超限报警装置。
该公司持有N-甲基吗啉、_二氧六环两个产品的危化品生产许可证,但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双氧水和 甲苯,没有按规定办理相关行政许可手续。另外,没有进行安全评价,职工教育培训也不到位。
事故处理建议
按照《危险化学品管理条例》的规定,要求该公司必须在近期内由中介机构进行安垒综合评价。
完善装置,改进工艺,确保蒸馏过程中釜内液位 不低于规定值,加装温度和液位的显示报警装置, 尽量减少投料频次。
编制工艺文件时应更严谨细致,关键环节的操作应重点要求,应有事故应急预案。在回收1,4-二氧六环的工艺过程中应注意过氧化物的累积,及时处理。减少现场易燃物的贮存量。对常压容器实行定期检验,尤其是介质为易燃易爆的容器,更要强化管理。加强对员工的安全和技能培训,使之熟悉介质性质,了解容器状况,持证操作。